查看原文
其他

《潜力无限的印度/India Unlimited》——评论莫迪御用学者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

GTKH 中印梵华 2023-05-26


梵华荐语

上一期GTKH带来的《莫迪经济学 PK 辛格经济学——点评印度两朝御用经济学家的论战 》让我们知晓了两位对印度国家经济政策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一些读者感觉除了看到了两位大咖的互喷之外,并未看到莫迪经济学的深入探究。本期GTKH的这篇文章借助对潘哥新书《潜力无限的印度》的介绍,让我们能够一窥莫迪经济学的局部。


当然,潘哥的主张并非莫迪经济学的全部。但是作为莫迪身边曾经的顶级经济学家,潘哥的主张或多或少是能够影响到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从本文的介绍中,我也可以看到潘哥的很多主张同现实中我所观察到莫迪政府的某些政策契合度很高。因此,即便潘哥当前已经不在莫迪身边,但是我们依然不能低估他的影响力。


本篇文章较长,对于不是专业研究或重点关注印度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沉闷一些,那不妨快速浏览并跳到文章末尾总结部分,我觉得GTKH对潘哥主张的概括很精辟——“印度玛萨拉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玛萨拉就是印度咖喱的一种,不懂的可参考我写的:咖喱,你的诱惑国人一时难懂


我一直很强烈地感觉到,莫迪始终在借鉴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但是印度国情同中国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莫迪的施政就不得不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良。总体看来,要说莫迪的经济策略是“印度玛萨拉版/印度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看倒也有点韵味。


前集论战传送门:

莫迪经济学 PK 辛格经济学——点评印度两朝御用经济学家的论战


特此声明:发表GTKH的文章并非代表我完全认同其观点,仅供关心印度的朋友们参考。


《潜力无限的印度/India Unlimited》

——评论莫迪御用学者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

作者:GTKH(东南亚某国关注中印关系的旁观者)
编辑:梵华

一、前言

今天的话题展开聊一聊上一次介绍过的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朝代御用经济学家潘哥,窥探潘哥理想中印度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潘哥是作者自己编的昵称。本文主角本名Arvind Panagariya,刻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Jagdish Bhagwati 讲座教授,2015 -2017出任莫迪政府第一任期首任 NITI Aayog 机构副主席,故我们继续以莫迪政府御用学者尊称。潘哥亮眼的履历等相关八卦上一次已经介绍 过,本篇不赘述。
上一次我们聊到潘哥与印度前总理辛格朝代御用学者巴哥(本名Kaushik Basu,巴哥也是作者自己编的昵称)进行了三轮“莫迪经济学PK辛格经济学”的论战,潘哥在第二轮交锋时展露的语术与印度人民党和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惯用的印度教性(Hindutva)叙事一贯相通。我们因此推论潘哥是 Hindutva 此道中人
潘哥在与巴哥进行论战时,虽然声称自己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不是莫迪的盲目拥护者,而且虽然我们也推论潘哥或许有偏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或许甚至不是莫迪经济学 的标准典范。但这些都无损潘哥身上带的莫迪御用学者的光环、也不防碍潘哥继续发声并运用其影响力为莫迪政府出谋划策。

潘哥和莫迪,以及潘哥的著作 | 制图:梵华

心念印度的光辉历史、心怀印度的伟大复兴,是潘哥和莫迪之间剪不断的纽带。莫迪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框框和细节,大多数观察印度局势的人士都略掌握一二、也不乏有专家学者对莫迪的理想做过深入研究并深谙个中之道。

潘哥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理想,知情者大概不多。因此对之稍作了解,有助于一般观察印度局势的人士加深认识莫迪宏大理想的意义。


二、一名永恒乐观主义者的自信

2022年11月9日,潘哥接受印度CNN-TV18电视专访,就全球经济重重挑战、印度经济数 据参差不齐背景下的印度经济展望,展现并阐述了之前其自诩是一位“永恒的乐观主义者(eternal optimist)”的自信和信心基础。

TV18专访潘哥节目截图 | 图源:TV18

本次专访之前,国际货币基金最新预测把印度2022年和 2023年GDP增长分别设定在6.8%和 6.1%。

就主持人的请教,潘哥自信地表示印度在2022-23财政年有望取得7%-8%的增长,并进一步自信地表示印度在之后中期GDP的表现也有望维持每年8%的增长。(作者注:潘哥是老江湖,用了“entirely feasible”、“likely”等词汇,没把话说死,如果预期不达标完全可以事后找补、找台阶下)

潘哥在阐述他的自信时,我们可以窥探到他的一些思维和分析模式,以及一些意识形态底色,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到潘哥理想中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是如何构建起来的。

潘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宏观经济结合数据(aggregate data)判断经济大势的走向:“在结合层面上,普遍上我看到了好消息,并从根本上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以稳健的步伐推进”(“On the aggregate level, I see good news generally, fundamentally moving toward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in good pace”)。

所谓结合数据,指的是政府实际入库税收、汽车销售总量、货运总量、采购经理人指数等 等先导经济指标和高频指标,这里不展开讨论。

TV18专访潘哥节目截图 | 图源:TV18

至于主持人向他请教的微观经济层面反馈的低迷数据,例如多个厂家和商家的销售数据反映的印度农村经济严重放缓、社会金字塔下半部分消费者购买力疲乏等,潘哥气定神闲地回复:“即使在歌舞升平的经济繁荣时期,社会也会出现日子过得不好的群体。”

然后呢?

然后就只要再度上升到潘哥关心的结合数据层面,以及潘哥心心念念的那些年他当官时未能如愿被莫迪采纳、或莫迪未按其原始设计原汁原味施行的一系列改革,例如劳动法改革、大力发展制造业等等。

接着还要结合潘哥在与巴哥进行第二轮论战时强调的“经济增长有带动向上提升(“ levelling up”)的效果”。

言外之意,潘哥心中由衷相信只要经济有所增长,在“无形的手”的完美运作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溢于言表。

多年以来,潘哥推崇印度借鉴东亚经济改革经验,本次访谈也不例外。但是,潘哥主张韩国进行的经济改革类似他为印度制定的处方,既然韩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同比印度也可 以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解决贫困问题,如此类比显得不伦不类。中等收入陷阱和贫困问题是两码事,韩国和印度人口基数小巫见大巫、毫无可比性,潘哥把经济问题过度简单化, 显得不专业。我们姑且不展开说。我们就只八卦一下韩国社会种族单一而印度社会种族复杂,即使毗邻的马邦和古邦近来也为外资落户谁家争得不可开交,韩—印两国的类比需要 复杂的假设和模拟。南橘北枳的事实,潘哥选择性忽略、还是刻意为之?如果属于前者,潘哥把经济问题过度简单化的毛病,与他的学术地位不符呀!如果属于后者,那或者印证了潘哥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融合了 Hindutva 叙事。Hindutva 叙事主张所有印度人的基因是一样的,生理学上这个叙事似乎没有问题,问题是 Hindutva 叙事主张的是所有印度人的基因是 Hindu DNA,是把宗教价值凌驾在客观生理学现象之上呀!

主持人结尾时加了一句:“印度政府通过提倡数字化,【便于世界各国】向印度输出远程工作机会,有助于为印度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通过其乘数效应【为印度经济效力】。” 世界都理应围着印度转,潘哥对此当然没有表示异议。


三、一名御用学者出仕之前的豪情

然而,单凭一段时长不到 30 分钟的电视专访来定义潘哥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理想,未免显得过于武断,甚至有曲解潘哥原意之虞。因此,我们不妨把时间倒流回到潘哥出仕之前,了解当年潘哥是如何为印度经济把脉诊 断、遣方用药。

2001年,潘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挂名亚洲发展银行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报告,标题为《印度经济改革:迄今取得的成就?接下来尚需完成的任务!》标题形象地运 用感叹号和问号,大概是刻意加强语气的意思吧。

潘哥的报告

先品一品潘哥2001年的报告是这样结尾的:“如果印度持续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要达到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需要 14 年,与泰国持平需要 36 年,追上美国则需要 104 年。因此,加速增长的必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在民主国家实施改革的任务非常复杂。因此,那些希望快速改革的人士尚需保持耐心。然而,好消息是,过去十年的经验应征了变革的可能性。而且,改革在实现增长和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功,必将 稍许缓冲未来的改革之路的坎坷。今天对改革的支持度虽然远非普遍,但幸运的是远比 10 年前强大得多。

潘哥报告中的结论部分

总体上,2001年的潘哥豪情万丈但语气中肯,也许当时人微言轻,姿态也放得略低一些吧。

即便如此,潘哥当年便展现了印度人赶中超美的普遍野望。至于当年潘哥简单运用线性分析得出的美好预测是否在当下得以实现?出于礼貌性克制,我们只说根据当年的预测,印度依然保持有在 2105 年追赶上美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可能性。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印度自诩是一个“民主国家”的迷信并默默接受其相应短板,当年便是包括潘哥一众学者和分析家惯用的语术。该语术迄今不仅已经发扬光大成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与那个“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比肩,其相应短板也已经被美化和升华为“协商和共识的优良素质”云云。更甚者,今日的印度更常常摆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姿态、以一副教师爷的嘴脸,对它国指指点点。这一点就说这么多。

潘哥 2001 年的报告列举的印度十年经济改革成就,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和分析家已经分析和报道过的,这里略过。

我们把重点放在当年(2001年)潘哥为印度十年经济改革把脉之后给出的进一步改革的处方,洋洋洒洒涵盖八大方面

一.改革并优化政府财政。当时,印度中央与邦综合财政赤字超过10%,债务与GDP比例逼近60%居高不下。

二.进一步解放“老旧经济”,把农民(占印度劳动人口约 60%)引导进入有酬就业岗位(“gainful employment”)。

具体核心改革有四:

  • 取消为小规模生产商保留劳动密集产品的特权。替代针对小规模生产商的扶持,弥补引入大规模生产商造成的冲击。

  • 改革劳动法,允许雇主在给予足够赔偿后遣散员工。当时,雇佣 100 名以上员工的企业没有合法途径遣散员工。

  • 加速国有企业私营化,从而刺激工业生产。当时,印度“有组织系统的经济领域”(organized sector)、又称“正规经济领域”(formal sector)、掌握全国超过2/3 的工业生产总值。

  • 三年之内把所有进口关税降到15%或更低,通过贸易开放手段重新分配劳动市场流向,把劳动力引导进入印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产品生产,从而解决贫苦问题。

* 作者注:“非正规经济领域”(informal sector)指个体户(包括没有正式登记注册的小规模雇佣个体)。有一份为国际劳工组织撰写的2002年报告显示:“非正规经济领域占非农业 GDP 的比重从 1983 年的49%下降到1999-2000 年的45%。而非正规经济领域在非农业就业中的份额从从 1983 年的76% 上升到1999-2000 年的83%。”所以,“非正规经济领域”在整体印度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升服务水平。其中重中之重是电力。而这又绕回国有企业私营化问题。辅助农业的供水供电基础设施和服务可靠性也是改革重点之一。

四.改革农肥和粮食补贴。有望节约高达GDP总量1%或更高的成本。

五.改革农产品销售机制。以取缔农民受到低价收购的剥削,同时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限制。

六.扩大基础教育,同时改革高等教育。“效仿孟加拉国和中国”允许设立私营大学,这也有助于解决财政赤字高企造成政府削减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困境。

七.改革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必须改革,但只有等劳动法改革完成之后才有望进行。

八.改革官僚系统。对畸形膨胀的官僚系统进行瘦身和大刀阔斧改革,同时引入专家加入政府高层,以便加强政府应对“日益复杂而专业”所需的政策制定能力。潘哥个人就登高一呼,首倡联秘(joint secretary) 层级或以上的职位应该向社会公开招聘,

这里简单介绍印度文官体系排资论辈分。文官体系巅峰是秘书(secretary,大概对应中国体制下的常务副部长,虽然中国两国体制不能简单类比)。文官体系顶层排行第二的姑且翻译为辅秘(additional secretary),辅秘之下正是联秘(joint secretary)(梵华注:具体参见我写过的一篇印度文官体系的介绍——印度高质量职业——文官。所以潘哥提倡如此高规格地“引入专家”,明显体现对印度官僚系统的彻底不信任,但怎么好像就透出一丝渗透、从内部颠覆的诡异味道呢?

可以看出,二十年前,潘哥对印度的高度期许溢于言表,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宏图伟略, 潘哥在心中早已开始擘画、初具雏形。二十年后,进展如何、收效几许、圆梦了吗?我们在后面通过潘哥二十年后出版的大作更进一步了解。

这里要指出的是,二十年前,我们已经看到潘哥早已笃信自由主义,例如:放开“引入大规模生产商”、“加速国有企业私营化”、“三年之内把所有进口关税降到 15%或更低”、“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限制”等等的豪情。

潘哥也早早已极力推崇“无形的手”的万能足以完美搞定复杂的经济管理“细节”,例如:“通过贸易开放手段重新分配劳动市场流向,把劳动力引导进入印度具备相对竞争优 势的劳动密集产品生产,从而解决贫苦问题”背后对放任市场经济运行的高度信心。

我们也看到潘哥作为一名学者流露的客观实用主义和谦卑心态,例如:“效仿中国”改革印度高等教育。

四、一名御用学者卸任后的执念

2020年,距离潘哥在2001年以豪情的口吻期许印度进一步加深和扩大经济改革近20年, 潘哥的呕心沥血大作《India Unlimited:Reclaiming the Lost Glories》(译名:《潜力无限的印度:重夺失去的荣耀》)横空出世,潘哥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宏图伟略已经成型,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这20 年以来,潘哥不仅在做学问方面进一步攀升、谋了个美国知名学府的讲座教授肥缺,也在印度混了一个部长级别的官、过了一把官瘾。经历、眼界等都不是当年的潘哥可比拟的。

首先,潘哥开门见山就引用已故英国经济学家 Angus Maddison 的估计,主张:“公元1700 年,印度几乎占世界 GDP 的五分之一。”

英国经济学家如何估算古代和近代世界各国的 GDP 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比较奇怪为什么潘哥要引用公元1700年这个时间点?

印度香料的诱惑刺激了欧洲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梵华注:参见——改变世界的印度胡椒。葡萄牙人于1505 年率先开始殖民印度,之后印度陆陆续续又被荷兰、法国等欧洲强权殖民,英国东印度公司 1757 年开始殖民印度、1858年英国政府成为印度殖民地宗主。所以,印度历史上的荣耀理应选择欧洲强权殖民前夕的公元 1500 年,Angus估计当时印度占世界 GDP 的 24%。但是有个问题:

Angus 的估算结果中,公元1500 年中国GDP估计占世界GDP的25%,比印度略高出1%!大概潘哥觉得脸上无光,故刻意忽略公元 1500 年之后200年印度开始被殖民的屈辱,选择性把印度历史上的荣耀巅峰订在公元1700 年,因为当时印度占世界 GDP 的24%。比中国高出 2%,此时印度是世界第一强国!当然,我们无法参透潘哥在背后的精心算计,所以这一部分姑且当八卦聊一聊。

数据来源:rug.nl

紧接着潘哥打悲情牌,主张:“但当英国在统治 200 年后离开印度海岸时,印度的比重已缩水至4.2%,”并指出,韩国、新加坡、中国多国在 1950 年代和印度的人均收入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些国家已经远超越印度、大幅度领先印度了。

所以,潘哥书名主张印度重新夺回的荣耀,无疑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一雪被英国在200 年殖民时期把印度经济搞残、搞倒的耻辱!也是试图与当年同样贫苦而如今比印度富裕的一众亚洲国家再争一口气、再争回面子!潘哥擘画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不容等闲视之!

潘哥主张印度必须借鉴东亚经济奇迹,采用出口导向的增长战略为杆杠,广泛运用世界市场的力量以便助力本国经济发展。这个愿景需要建立在印度工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上,并只能通过正确的改革来实现。(梵华注:认同潘哥的观点,但是印度若想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恐怕难于登天。具体原因都能写一篇论文了。我认为核心有两条,内有印度垄断财阀制约,外有中国先发优势和体制优势压制)

有趣的是,潘哥主张印度必须借鉴中国深圳经济特区经验,在古吉拉特邦或安得拉邦等沿海地区地建立几个(不超过六个)自治就业区(Autonomous Employment Zones,AEZ)。每个 AEZ 面积应超过 300-500 平方公里,AEZ 应被赋予独立制定经济政策的几乎所有权力,AEZ经济政策应包括确保劳动力和土地方面的法律有灵活性(例如配套工厂搬迁的灵活劳动法和土地法),以及海关管理。潘哥在运筹帷幄谋划印度经济改革的同时,是否同时精心嵌入以此瓦解他高度不信任的印度官僚系统的心思,值得玩味。

我们综合从开源信息获取的几篇书评,一起品一品潘哥讲述如何透过改革实现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

1.  Mourya Krishna 的书评

首先介绍一位网媒评论者 Mourya Krishna 的书评,本文作者无意间搜到的他发表在 Medium 的书评,觉得此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潘哥在书中罗列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故采纳与读者分享:

印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转型一直疲软而且效率低下。例如,高达47% 的印度劳动人口仍在从事农业。

二.在制造业领域,大量微型和小型企业顾忌现有法律而不事扩大规模,导致规模经济效益低下。(梵华注:深为认同,这是印度经济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关键,资本、土地、政策等资源都被印度国内财阀高度垄断,印度小微企业和小型企业难以发展。而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显然对中国经济经济腾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而吸纳大量半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展望未来,“印度制造”不应该只停留在喊口号,而是应该实实在在把“印度制造”搞起来。(梵华注:莫迪搞印度制造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莫迪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四.进行以下改革,以便为印度制造业腾飞创造条件:

  • 劳工:通过放宽裁员规则、放宽对检查的指导等。

  • 土地:通过修改 2013 年土地法以平衡收购方和卖方的权利,放宽土地转换规则。

  • 贸易:通过将商品关税合理化至10% 以下(现在为 12%),避免进口替代陷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

  • 税收:进一步简化,例如,将商品和服务税 (GST) 简化到两个税率(12% 和18%),避免追溯征税。

五.进行以下改革,实现可持续城市化:

  • 修改租金控制法,平衡业主和租户之间的利益。目前的法律偏向租户。

  • 印度城市的建筑面积指数( Floor Space Index, FSI )是世界上最低之一,对于每单位面积的土地,实际上最多只能增加一层楼。这阻碍了建筑物的垂直发展,从而导致城市蔓延。

六.证券市场有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方能有望进一步成熟,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亟待解决。

七.强调建立自治的高等教育机构,加强研究并修改或废除束缚性质的法律。

八.其它改革包括:

  • 教育:修改 2009 年《教育权法》以便引进竞争和选择。

  • 撤资,即私营化:政府必须摆脱航空和酒店业等非核心行业,明智地利用其稀缺资源来提供公共产品(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和教育)。

  • 公共土地货币化:亏损和/或倒闭的公共部门企业所有权下的公共土地必须被处置,收入应用于生产性投资。

  • 公务员制度改革:改革必须侧重于解决印度官僚机构的祸根是终身工作保障、垄断关键职位和缺乏专业知识。

  • 电力部门:电力配送是交叉补贴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工业和企业的单位费用较高,用以补贴家庭用电。农民免费使用的电力。改革应朝引入向受益人直接发放现金转移方向进行,以便他们可以按市场价格购买电力。此外,电价委员会,尤其是邦级别的电价委员会,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决定电价。

  • 食品补贴:印度食品公司 (The Food Corporation of India,FCI)发放的补贴应仅限于服务不足和/或服务欠缺的地区和人民。

  • 农业补贴:直接向农民发放现金转移支付,代替市场支持价格保证机制。这将引导农民从种植稻谷和小麦转向种植豆类和油籽等作物。

Mourya Krishna 对潘哥的评价褒贬兼有:该书“充满了攸关印度经济发展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实用且有证据支持的种种建议。本届政府上台已经6年了。然而,改革步伐缓慢,【潘哥】讲述的许多主要建议尚未付诸实施。

Mourya Krishna 在书写书评过程中和潘哥有一段推文交流,针对 Mourya Krishna 感慨潘哥无法运用其影响力推动莫迪政府进行经济改革,潘哥展用了他永恒乐观主义者的功力、也许其中也融合了为官两年内功的提升,四两拨千斤,属于一段有趣的插曲。两人推文交流 如下,具体就不翻译了。

的确,我们看到潘哥 2020 年罗列的主要问题和改革与他在 2001 年提出的处方似曾相识, 而且亟待改革的清单更长、更细了。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与时俱进,在已经完成的改革基 础进一步深化,例如20 年前提倡的把进口关税降到15%或更低,20 年后提倡在现有的12%基础上再合理化至 10% 以下。但整体回到之前我们暂时搁下的疑问:辗转二十年间,潘哥当年提倡的许多改革尚未圆满落实、或落实不如期望、甚至还只停留再纸上谈兵阶段!

另外,2020 年潘哥新加的改革主要两项“可持续城市化”以及“公共土地货币化”。这两方面所需改革在潘哥的论证不外是攸关“集中优化”、“提升效率”云云。但不知读者有没有闻出一丝官商勾结图、利房地产商的诡异味道呢?这是否从侧面体现潘哥当过官后和当年潘哥只是单纯的学者身份之间的微妙变化呢?

2. Deeparghya Mukherjee 的书评

我们再摘取其它一些评论者比较有意思的评价,综合并丰富以上一家之言。印度学者,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Nagpur(译名:那格浦尔印度管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Deeparghya Mukherjee 的书评标题是《Roadmap to Becoming a Global Economic Power》(译名:《打造全球经济强国的路线宏图》 ),附和潘哥对印度重夺失去的荣耀,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期许。

Deeparghya Mukherjee 的总体评价正面且积极:“对政策制定、实施及其结果的更深入的了解赋予了本书独特的风味,作者提出了经济理论、基本现实、政策分析和合理改革的正确接口。鉴于其现代性,本书是任何对印度经济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感兴趣人士的必读之作。

但 Deeparghya Mukherjee 也指出一些瑕疵:

例如暗贬潘哥意识形态作祟:“【潘哥】声称,从 1950-51 年到1980-81 年的几十年间是印度失去的几十年(“lost decades”)。虽然那几十年年间来“印度教增长率”(“Hindu rate of growth”)的典型论点正确,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历史上任何国家、大国尤甚,自给自足是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取得进步的基本前提,印度亦然。在独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印度政府采取了明显的步骤来走向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对高等教育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投资,印度至今仍从中受益。因此,将第一个十年标记为失去的十年是不明智的。(梵华注:我认为这个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正如人吃了十个烧饼吃饱了肚子,不能说第一个烧饼吃了没用。印度今日的成就也是在过去的积累之上更进一步的。印度建国之初,尼赫鲁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对印度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潘哥这么贬低尼赫鲁,同人民党贬低尼赫鲁家族来打压分化国大党的策略如出一辙。暴露了潘哥并不独立的立场。)

又例如暗示潘哥或被过激偏见左右、以偏概全:“虽然本书谈到了对官僚机构态度的转变,但被充分记录在案的政府和司法部门各级腐败也亟待解决,以确保政策的完美实施。医疗保健是另一个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解决的方面。最后,我们也需要做更多工作来确保公平分配增长收益。”

3. Puja Mehra的书评

印度知名财经记者 Puja Mehra 在印度教报发表的书评标题取得别出心裁,以《Hurdles to India’s growth》(译名:《印度发展的障碍》 )狠狠怼了潘哥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蓝图。

Puja Mehra 的总体评价负面且消极:“当一位曾担任政府最高级别经济学家的内部人士写书时,读者期望他对于人物性格和系统运作展现敏锐的洞察力。【潘哥】的新书在这一点 上令人失望。本书并没有加深我们对印度政治经济的理解。

Puja Mehra 评价潘哥大作仅有的一点可取之处“在于政策批判,即使莫迪总理的政策也未能幸免。”但是 Puja Mehra 也指出潘哥的政策批判明显厚此薄彼:“尽管作者不断气呼呼地指责批判尼赫鲁、英迪拉·甘地和索尼娅·甘地等,作者对莫迪政府的思想混乱并没有做出任何指责。”绵里藏针、一针见血点出潘哥的政党倾向和意识形态作祟。

Puja Mehra 火力全开,我们摘取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品品:

“本书的主要论点泛于过度简单化……如果他的思想没有指导他的政府的政策,那就是因为官僚机构被社会主义信仰所卖掉了,政府没有把不良官僚机构人员调离的奢侈空间。为了打破陈规,作者提出陈腔滥调的官僚机构改革方案:专业培训、向高级公务员引入竞争以及更多的非文官(Indian Administrative Service, IAS )雇员。

本书对莫迪无条件地赞美。前总理拉奥和瓦杰帕伊也享有类似的待遇……盛赞前总理拉奥背后暗合【潘哥】一再提及拉奥受到国大党冷漠对待所体现的莫名其妙同情。

本书留下的许多未解之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为什么世界著名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纷纷从莫迪政府离职,即便是常春藤盟校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前任政府中有推动改革记录的 IAS 官员也被一一从中央政府遣返回各自的邦政府?

4. 其他第三方的书评

接着我们摘取潘哥推介他的书的时候接受采访当中一些比较精彩的发言,综合一下第三方写的书评论点。

潘哥在接受 The Week 杂志专访时提出他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的量化预测:“莫迪政府 制定了到 2024 年实现5 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目标。到 2030 年达到 7.1 万亿美元的目标无疑是可以实现的。”

但潘哥的量化预测是有前提的:必须按照他在书中勾画的改革来做,否则免谈。

The Week 杂志专访的亮点还包括:

为莫迪保驾护航不遗余力。潘哥认为一些人士莫迪强调意识形态议程,转移了其对经济和改革上的注意力是“完全是错误的叙述……媒体一直专注于政府的社会议程项目,而忽略了强调莫迪 2.0 下经济改革的快速步伐。”潘哥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废钞导致当前经济放缓。货币供应量急剧和突然下降的任何影响都必须在价格暴跌中感受到。但是,由于富有创造力的印度人找到了交易方式,价格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暴跌。

潘哥也认为“莫迪为终结 IAS 垄断所做的努力并非心不在焉……行政系统始终需要通才(generalists),但目前的情况是失衡的,我们需要更多有决策权的专才(specialists)。”(梵华注:我倒是认为莫迪其实已经开始了削弱文官权力的工作。最典型的莫过于完全基于聘用制的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打破了官员的终身制。干得好的继续,干的不行的立马解聘!即便是从其他部委聘任过来的文官也不是铁饭碗,干不好就得打回原单位。)

正面反驳挑战其对于农业所持观点的人士。潘哥明确反对“农业帮助国家抵御了工业和服务业发生的多次金融衰退、为整体增长带来稳定“这一说法,并指出这一说法”充其量是一种幻想,往最坏的方面说是错误的。一方面,农业增长的波动比工业和服务业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今天,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15%。”

潘哥在接受印度 The Hindu Business Line 报刊专访时最有意思的亮点是专访者的总结:该书 “或许提供了印度经济在未来恰恰需要的正解(antidote),但前提是【潘哥】阐明的八个要点被全盘采纳。”好一个“全盘采纳”!

最后我们品一品潘哥在接受 India Spend 网媒专访时的亮点。针对主持人就印度过去曾经尝试复制中国的经济特区改革模式但并不奏效的问题向他请教,潘哥直言印度的模型“一直都是错误的!(梵华注:印度的经济特区SEZ很早就有了,我2005年进入印度市场的时候就已经不少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印度安德拉邦和特伦加纳邦交界之处的Sri City,如今已经印度手机代工云集的电子产业中心)

印度为何抄袭复制错误?我们复制潘哥长篇大论的解释(作者注:适当备注和语言修缮就不另外标识了):“我们尝试的经济特区都是小规模的行动,其中许多变相成为土地掠夺。我们采取的整个方法,即每个邦都必须有一个经济特区,是错误的。我记得 NITI Aayog 内部提出的建议是“在某某地区,经济特区应该是 10,000 英亩。但小型的邦不能腾 出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所以让我们把经济特区定义扩大(即经济特区土地规模缩小)到1,000 英亩。”但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并不是每个邦都拥有一切资源。企业集中在几个邦之间设厂,尔后吸引劳动工人跟随企业入驻当地。当年深圳刚起步的时候,当地不过是一堆渔村、人口约30万。今天,深圳人口达到 1,200 或 1,300 万,因为企业把劳动工人吸引入 驻。深圳当地人使用的语言是粤语,但深圳每个人都流行说普通话,因为他们来自中国其他地区。所以人进来了,产业也会进来。”到这一部分,似乎潘哥的理解没毛病。

但潘哥紧接着说的一句话,泄露了其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潜藏的狼子野心:“一旦印度向世界放出正确的信号,许多产业将撤出中国、进驻印度的经济特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开始向外界和国内选民展示这种自由化是一件好事。然后我们可以扩展到全国。(梵华注:事实上,印度目前的确是这么做的!)

潘哥针对中国的偏见,体现了一位号称“自由贸易派”学者,在印度当过官、被政客风气熏陶之后,对自己的学术理想的扭曲。具体表现在潘哥合理化他支持印度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的荒谬和迷思。

潘哥说到:“长期以来,我非常支持 RCEP……但在中印2020年5月发生了激烈的边境对峙之后,我真的改变了主意。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真挚信任中国,我们需要与中国脱钩。但我非常反对通过与中国打贸易战来实现这种脱钩。一些直接涉及到安全的物品,比如华为的设备,或者一些直接影响安全的事物,我们必须基于安全的考虑来采取行动。但除此之外,我们应该逐渐远离中国。如果我们与许多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亚洲,我们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甚至还有一些东盟国家。”妥妥的印度政客言论!潘哥身在美国多年,应该也深受美国主导的反华话术耳熏目染,其反华话术也与美国的话术如出一辙。(梵华注:潘哥在美国生活当教授,自然要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讲求“政治正确”。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个移民西方世界的印裔海外公民,被西方影响和操控的可怕之处,而印度的顶层精英,有几个没有移民?印度的高官们,有几个不是裸官?印度对华的敌视态度,不光是印度内部民族主义势力的作用,背后也受到欧美的严重渗透和操控,潘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潘哥被印度政客风气熏陶之后,其“自由贸易派”学术水平和常识似乎也打了折扣。潘哥紧接着说到:“实际上,我会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始。欧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认为我们在与欧洲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方面没有严重的冲突,因为欧洲人不会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力推动,而美国则会这样做。同样在农业方面,欧洲人也没有巨大的出口利益。对于美国人来说,美国农民的出口利益将与我们自己开放农业市场的意愿发生冲突。因此,出于这个原因,印度应该以欧盟为切入点。我们必须大胆,我们必须愿意为汽车、烈酒等打开我们的市场,这些都是欧洲人的出口利益。如果我们想要这个大市场,我们就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对欧洲人来说价值 140 亿美元的服装和鞋类。我们也必须愿意开放我们自己的市场。英国是另一个我们可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好市场。渐渐地,如果我们这样做,甚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会建立起信心,然后我们就可以准备好与美国达成类似的协议。那应该是我们的路线图。这个过程也让我们能够自由化我们自己的,这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印度真的想成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

欧洲人不会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向印度找茬?欧洲人在农业方面没有巨大的出口利益?

潘哥提倡印度为欧洲汽车、烈酒等敞开印度市场大门,以印度的服装和鞋类等消费品为交易筹码,是服务于欧洲的利益、还是印度的利益?估计莫迪心中也打了个哆嗦!

潘哥骨子的精欧精美底色,表露无疑!我们只能祝印度好运!

五、结语

整体来看,印度经济改革尚未成功、三哥仍需继续努力。

潘哥20 年前提倡效仿中国改革高等教育时的谦卑,20年后只剩下抄袭中国的实用主义外加敌意。其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理想,明里暗里针对中国,中国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个人总结潘哥理想中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实际上是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发酵变成的玛萨拉版,特点是社会主义被淡化、自由主义被放大甚至放任。(梵华注:玛萨拉咖喱版“印度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当贴切!哈哈)

潘哥显然抄袭了“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理论和做法,但裹于他的“罪恶的社会主义”心魔;潘哥嘴里固然也嚷嚷“解决贫困问题”,但他显然不屑“共同富裕”是理想,执意以自由主义和无形的手把从中国抄袭过来的作业施以玛萨拉式整容。

印度评论界对潘哥理想中的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褒贬不一,体现了有些印度人估计也对潘哥端出来的玛萨拉料理不感冒。

作者个人之前推论潘哥迷信自由主义、有偏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经过此次论证得以证实。我们只能希望潘哥理想中印度伟大复兴强国梦不是以走入死胡同而告终。

最后总结一句,本文作者与印度人交流时,曾经指出经济改革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应该不算是泄露天机吧?

GTKH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能看到这里的真的都是很厉害的读者!

顺便帮忙“点赞”和“在看”呗

 万分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